“詩集、名著、小說、工具類書籍我借得比較多。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從手機上獲取信息,可我還是喜歡踏踏實實坐下來翻書的感覺。”每當提起農家書屋帶來的實惠,張掖市臨澤縣鴨暖鎮大鴨村村民劉燕飛便娓娓而談開來。
如今,走進臨澤縣鴨暖鎮各村農家書屋,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整齊的書墻,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生活、少兒、百科等圖書排列整齊,應有盡有,并免費為村民們開放。
“我們家的人特別喜歡看書。尤其我的小孫女三歲了,喜歡看這個小繪本。我種著10來座大棚,也想借幾本日光溫室大棚種植技術方面的書籍來學習學習。”暖泉村村民王小萍說。
鴨暖鎮各農家書屋不僅僅為大家帶來紙質閱讀的書籍和環境,還通過資源整合,拓展服務途徑,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把農家書屋逐漸演變成為鄉村文明的風向標,更是帶來科普教育、家庭講座等活動,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提升鄉村文明內涵,為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尋求順應民意、符合時代的發展新方式。
“我們也經常在這里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親子閱讀、黨的最新政策解讀等,最大程度地豐富群眾的文化活動內容,大家也紛紛融入到了這種文明和諧的氛圍之中。”鴨暖鎮暖泉村黨總支書記趙杰說道。
近年來,臨澤縣鴨暖鎮充分發揮農家書屋惠民平臺作用,不斷完善制度、規范管理、拓展功能,讓這個“文化糧倉”更加有效地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切實解決了群眾“借書難、看書難”問題,讓農家書屋成為了群眾的文化陣地,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