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3/29/ 15:22 來源:中國網
字號:[大][中][小]
近年來,甘肅省景泰縣寺灘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這一主線,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新文明實踐品牌、優化志愿服務隊伍、開展特色實踐活動,組建黨史宣講、“小曲子頌黨恩”、關愛服務、“小板凳”、“五老”微巡訪、援法議事、“螢火蟲”、“戰旗紅”等8支志愿服務隊,指導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探索成立特色志愿服務隊75支,打造3個特色志愿服務品牌,常態化開展接地氣、增活力、有溫度的活動,全面推動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提質增效。
鄉音傳黨音,聲聲入人心
——創新開展“小曲子頌黨恩”特色志愿服務
“現代農業大發展,鄉村振興好家園。以人為本惠民生,使命在肩排萬難……”一首《二十大精神閃金光》,傳唱著黨的二十大精神。該縣寺灘小曲子形成于400多年前的明朝晚期,是西北小曲子主要發源地之一,極具地域性、通俗性、泥土性、時代性,有著濃郁的西北風情。針對基層理論宣講中“坐不住”“聽不懂”的問題,寺灘鄉充分挖掘民俗文化優勢,招募寺灘小曲傳承者、愛好者,組成志愿服務隊,打造“小曲子頌黨恩”特色志愿服務品牌,把理論宣講同民俗文化表演充分結合,組織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黨史學習教育等演出活動,農閑時節、傍晚時分,村民們齊聚村頭,悉心聽著用小曲子傳唱的理論政策、紅色故事、建設成就,用“鄉音”講理論,惠民惠農政策傳遍田間地頭、千家萬戶,營造了和諧的鄉村氛圍,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動能。近年來,寺灘小曲子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得到了長足發展。先后有《人民日報》、《甘肅日報》、《經濟日報》、央視《行走中國》、甘肅廣電總臺等媒體前來采訪報道,曲目《十唱共產黨》入選第16屆馬街書會優秀曲藝節目、甘肅省曲藝家協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曲藝節目等展播。
愛心進農戶,服務抒民憂
——深入開展“愛心+”暖心志愿服務
為扎實開展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和特困群眾關愛服務行動,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探索成立以村“兩委”為主力,駐村工作隊、婦聯、公益崗位和社會志愿者共同參與的關愛服務志愿隊,凝聚起15個村200余名志愿者,培育“愛心+”志愿服務品牌,開展入戶清潔、節日慰問、愛心助農、義務理發等特色志愿服務活動300余場次,堅持把志愿服務與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讓服務有“溫度”、活動有“深度”。為進一步教育引導群眾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凝聚起愛心志愿服務的合力,寺灘鄉堅持把文明創評作為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重要載體,積極開展最美家庭、最美家庭成員、美麗庭院、“五星級文明戶”創評活動,2022年度評選“五星級文明戶”24戶、美麗庭院示范村3個、示范戶15戶,王芳被推選為白銀市最美志愿者,李崇仁、王芳、孫玉蘭等先后被評選為景泰縣道德模范。同時,盤活“積分超市”,利用“文明積分”激發群眾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積極性,以實際行動讓群眾感受到黨的溫暖就在身邊。
用情解民憂,搭好連心橋
——全面開展“援法議事”紓困解難志愿服務
由甘肅省景泰縣鄉司法干部、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等組成的志愿服務隊,深入推進“援法議事”紓困解難志愿服務品牌運用,打通鄉村社會治理“最后一公里”。一是加大宣傳,營造氛圍。通過宣講法律法規、“以案釋法”,以身邊人說身邊事、身邊人教育身邊人等,號召群眾崇法循法、運用法治思維解決矛盾糾紛。二是提供服務,主動援助。為村民提供法律咨詢,對農民工、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群體提供免費法律服務,開辟法律援助綠色通道,主動上門援助行動不便的村民。三是化解矛盾,解決難題。采用現場直辦、干部領辦、鄉村聯辦、跟蹤督辦四種方法辦理民意訴求,及時將鄰里矛盾、家庭糾紛化解在一線、解決在萌芽狀態。2022年以來,共排查矛盾糾紛169件,其中婚姻家庭矛盾糾紛23起,鄰里矛盾50起,土地糾紛73起,其他糾紛15起,累計化解率99.2%。“援法議事”志愿服務活動拓寬了黨員干部了解村情民意的渠道,拉近了干部與群眾的距離,提升了干部服務群眾的能力,及時化解了一件件困擾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有效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群眾安居樂業。